隔夜市场盘点
周四(12月29日)得益于美元回落,现货黄金延续反弹,一度站上1820美元/盎司,收涨0.59%,报1814.99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未能收复24美元关口,收涨1.54%,报23.91美元/盎司。
原油走势震荡,美国EIA原油库存意外增加,也加大了油价的下行压力。不过,WTI原油在欧盘跌破77美元关口后震荡走高,截止收盘,跌幅缩小至0.19%,报78.6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破82美元关口后反弹,小幅收跌0.14%,报83.66美元/桶。欧洲天然气从最近的低迷中反弹,交易员们认为好坏参半的天气预报将决定下月的需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期货合约一度上涨6%,本周早些时候曾触及10个月低点。
美股高开高收,道指收涨1.05%,纳指收涨2.59%,标普500指数收涨1.74%。信息技术、非必需消费品板块领涨。特斯拉收涨超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68%,爱奇艺大涨19%。欧股集体收涨,德国DAX30指数收涨1.03%,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22%,法国CAC40指数收涨0.97%,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涨1.08%,西班牙IBEX35指数收涨0.72%,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涨1.16%。港股恒指收跌0.79%,科指收跌2.49%。科技股多数收跌,京东、哔哩哔哩收跌5%,网易收跌约3%;腾讯控股市涨约3%。
国际市场要闻
1、英国机构:今年全球新造船舶订单量中国位居榜首
12月29日,根据韩联社从英国航运及海工研究咨询公司克拉克森获得的数据,今年全球新造船舶订单量为4193万修正总吨,较去年减少22%。其中,中国船企承接2034万修正总吨,以49%的占比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韩国,承包的订单量为1564万修正总吨,占比37%,较去年减少11%。截至2020年,韩国接获的订单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第一,但从去年起不敌中国。从中国的订单情况来看,集装箱船为676万修正总吨,占比33%;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为440万修正总吨,占比22%;散装货船为332万修正总吨,占比16%。
2、土耳其央行完成首次CBDC测试
土耳其央行(CBRT)对数字里拉进行了首次测试。根据周四发布的一份声明,作为初始测试阶段的一部分,CBRT成功在其央行数字货币(CBDC)网络上完成了首批支付交易。CBRT表示,明年第一季度将继续与技术合作伙伴进行小规模闭环应用试点测试。测试结果将在综合评估报告中公布。此外,土耳其数字里拉将于2023年进入高级阶段,央行将在包括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内的广泛参与下进行试点测试。
3、美国页岩油行业高管担心2023年美国劳动力依旧短缺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周四发布的最新季度能源调查中,大多数页岩油行业的高管表示,与2022年的水平相比,他们预计明年的资本支出将略有或显著增加。尽管多数人也预计明年年底WTI 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80美元或更高——高于当前价格——但潜在的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加上劳动力短缺,也不太可能大幅提高产量。该调查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受访者的话称:“二叠纪盆地的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
4、波兰将打破不买俄罗斯石油的承诺
波兰似乎将在明年1月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打破了该国在年底前全面停止购买的承诺。俄罗斯管道运营商Transneft PJSC发言人Igor Domin说,该公司下个月的石油运输计划包括经白俄罗斯向波兰输送50万吨俄罗斯原油。早些时候,波兰气候部长Anna Moskwa表示,如果要俄罗斯石油生产商Tatneft PJS停止通过这条管道输送天然气,需要实施制裁,这意味着输送可能会继续。由于官员们已经表示,波兰可能需要欧盟的制裁才能停止通过管道进口原油,因此这一计划可能会持续到明年1月。今年12月5日,欧盟敲定了对俄罗斯海运原油的价格上限和海运原油禁令。
5、巴西“球王”贝利去世
12月30日电,当地时间12月29日,巴西圣保罗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发布公告称,巴西知名运动员、“球王”贝利因结肠癌引发多器官衰竭,于当天15时27分去世,终年82岁。
6、印度延长以较低税率进口精炼棕榈油的政策
印度政府在周四表示,印度延长了以较低关税进口精炼棕榈油的政策,并允许在2023年零关税进口51000吨棉花。精炼棕榈油的优惠关税结构原定于12月31日到期。政府表示,延长“直至有进一步的订单。”
7、各国央行疯狂买入黄金,暗示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
各国央行正以1967年以来最快的速度买入黄金。世界黄金协会汇编的数据显示,黄金需求已超过55年来的任何年份。黄金交易市场BullionVault研究主管Adrian Ash表示,各国央行纷纷买入黄金表明,在美国及其盟友冻结俄罗斯美元储备之后,地缘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信任。上一次出现这种黄金买入水平,标志着全球货币体系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967年,欧洲各国央行从美国购买了大量黄金,导致金价上涨,伦敦黄金储备池崩溃。这加速了将美元价值与贵金属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消亡。
国内市场要闻
1、2022年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12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要完善税费支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财力保障。
2、交科院:明年交通运输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快速恢复”态势
2022年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论坛近日举办。交科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预计明年交通运输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快速恢复”态势,一季度总体处于再平衡过渡阶段,二季度起再平衡加速,并有望实现再平衡。周健认为,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要“提振信心再平衡、抢抓机遇谋发展”,疫情这个最大变量已变为可控因素,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正在逐步恢复。贾大山表示,俄乌冲突对能源、农产品和稀有金属海运的直接影响不容忽视,建议要高度关注局势发展和能源海运格局变化,积极维护航运通道安全、高效、畅通,确保供应链稳定。
3、官方: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
12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通知》,做好相关中药饮片储备调配,引导中药饮片合理有序精准投放,优先保障解热镇痛类、止咳类西药和中成药供应紧张短缺的地区。加强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相关中药饮片的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采购供应等环节的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产量和存量,加大重点中药饮片市场供给。
4、财政部: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力稳定外贸外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5、教育部:不得开设学科类培训相关内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出系统部署。《意见》强调,要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日常运营。非学科类培训内容应符合培训对象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不得开设学科类培训相关内容。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实行明码标价和信息公开。培训收费实行指定银行、专用账户、专款管理,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鼓励采取先提供培训服务后收费方式运营。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6、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2023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2023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2023年1月1日起,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提高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其中,对栗子、甘草及其制品、大型轮胎、甘蔗收获机等取消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最惠国税率;为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铝和铝合金出口关税。2023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我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
今日主要财经数据与事件
22:45 美国公布12月芝加哥PMI。
次日02:00 美国公布至12月30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
次日04:30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持仓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