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美国6月通胀前瞻:核心CPI或创近30年来最大涨幅

美国劳工部将于今日北京时间20:30公布6月通胀数据。市场预计,美国6月CPI数据将居高不下。CPI环比数据或上涨0.5%;同比数据或增长4.9~5% ,与5月高点持平。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

美国劳工部将于今日北京时间20:30公布6月通胀数据。市场预计,美国6月CPI数据将居高不下。CPI环比数据或上涨0.5%;同比数据或增长4.9~5% ,与5月高点持平。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4%,再创近30年来最大涨幅。

  5月,美国CPI同比上涨5%,增速创下13年以来最高;核心CPI同比涨3.8%,创28年以来新高。

  分析认为,供给受限、食品生产商成本转嫁压力、美国西部各州加剧的“大旱”等因素正共同推高美国市场上的食品价格。据外媒统计,美国正在经历的最严重的短缺列表中,包括数十种和美国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而汽油价格持续上涨也使得在全美范围内的运输成本变得更加昂贵。

  另有数据显示,随着就业矛盾的加剧,工人薪资水平连续三个月上涨。而过去多年来,低收入人群的薪资一直相对增长停滞。高盛研究指出,劳动力密集的低工资行业几乎将他们的全部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通货膨胀上。低端工资每增长1%,会推动核心通胀率上升5-15个基点,而这还是一个温和的程度,还没考虑薪资超预期增长的情况。

  周一,纽约联储发布的月度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经济将继续从新冠疫情中快速复苏,对通胀、收入、收入增长和支出的预测在6月份均有所增加。调查显示,6月份消费者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中值连续第八个月走高,从5月份的4.0%升至4.8%,创下自2013年调查启动以来的新高;未来三年的通胀预期保持3.6%不变。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就业市场的信心也越来越强。6月份,美国失业率将在未来一年更高的平均预期从5月份的31.9%降至30.7%的低点;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失业的概率也降至有记录以来新低。未来一年预期收入增长中值在6月份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至2.6%,为疫情开始以来最高。受访者表示,如果失业,他们再找到工作的几率更大,这一比例从5月份的54.0%升至6月份的54.2%,尽管这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随后,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就通胀话题发表讲话。

  威廉姆斯表示,平均通货膨胀政策并不意味着快速加息,美国经济尚未达到减少购债的“实质性进一步进展”标准。将通胀预期锚定在目标上很重要,美联储也非常重视最大化就业的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和需求造成了巨大冲击,很难分辨哪些是潜在的或持久的因素,哪些是暂时的因素。因此,美联储必须关注数据,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继续从中获取信息。

  但威廉姆斯指出,由疫情引起的一些物价变化显然是暂时的。美联储专注于通胀的中期前景。新的政策框架有助于使通胀预期更接近美联储的目标。重要的是,监管当局和宏观审慎政策要把重点放在加强金融体系上,这样货币政策才能聚焦于经济。

  威廉姆斯还表示,某些类别的物价飙升与经济重新开放有关,仔细观察通胀数据很重要,现在判断通胀将如何演变还为时过早。美联储政策框架的优势之一是,它将帮助锚定通胀预期,而不必诉诸负利率。

  一直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供应链受到扰乱以及消费者需求受到压抑,并坚称通胀水平上涨是暂时的,尽管可能会“比预期水平更高、更持久”。

  鲍威尔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当中,也重申了“通胀是暂时性的”这一观点。并在该报告当中承认,基于调查和市场的指标显示,短期通胀前景偏向上行,倘若通胀预期持续偏高,美联储可能会“呼吁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不过,美联储仍认为通胀走高只是暂时的,明年起将回落至长期目标,因此现阶段不必急于调整货币政策。
怕被外汇黑平台骗,推荐正规外汇平台:2025年正规外汇平台排名
标题:美国6月通胀前瞻:核心CPI或创近30年来最大涨幅,收录于牛头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刊登内容,以及所提供的信息资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访问者,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网站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本网站已尽力确保所有资料是准确、完整及最新的。就该资料的针对性、精确性以及特定用途的适合性而言,本网站不能作出最对应的方案。所以因依赖该资料所致的任何损失,本网均不负责。 除特别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他一切因使用本站而引致的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隐秘汇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牛头财经网站所有。法律上有相关解释的,以中国法律之解释为基准。如有争议限在我方所在地司法部门解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